慕林 第154节
呢,何必现在就放在心上?倘若他有朝一日真的做到了,为了我能发奋到这个地步,那就算他说话轻浮些,也不是什么大问题。难道还能再找比他更有诚意的人去?”
翠蕉听得一呆,过了一会儿才说:“姑娘说得有理。这位萧少爷虽然说话轻浮些,但从头到尾都没有动手动脚,也没有偷看姑娘以外的女子。约了姑娘到茶馆里见面,还小心安排,不让外人发现,免得姑娘清誉受损。可见他虽有个纨绔名声,为人却挺细心周到的,也很用心护着姑娘。倘若他真能为了姑娘去拼军功,求家人上门提亲,那也算是难得了。真让老爷太太在外头给姑娘相看,未必能找到比他更有心的青年才俊。”
翠蕉还想到,谢家如今得罪了曹家这样的权贵大户,家里少爷小姐们的婚配估计都不会太顺利。而萧家是有贵妃娘娘与皇子的,倘若自家二姑娘能嫁进萧家,谢家便又有了皇亲国戚做靠山,曹家再想害谢家,就没那么容易了吧?怎么也比眼下仅靠着一个千里之外的燕王府强一些。
谢慕林不知道翠蕉心里在想什么,随口吩咐马车夫,往鱼市街尾走一趟,李家就在那里。
等马车来到李家门前,谢慕林下车时,扫了一眼李家隔壁的糕点铺子,发现它生意挺好的,足有七八个人在柜台前排队呢。铺子门上挂着布幌,上头画的招牌点心,俨然便是当初谢慕林卖出去的其中一种。
谢慕林微微一笑,转头走向李家大门。
李婆子与张俏姐都在家,她们热情地招待了谢慕林一行人。得知谢慕林回京接姐妹,不日就要离开,她们都连声说:“为什么不多住几日?”又说今年过年金陵城里十分热闹,哪儿哪儿的庙会好,元宵节的灯会又是多么漂亮,等等。
李婆子的态度非常热情,可以说有些过于殷勤了,屡屡提起当初谢家人住在李家时的日子。倒也不是想要提醒谢慕林,李家对谢家有多大的恩情,她只是想要强调一下,两家情谊十分深厚,日后就算分隔两地也该多多往来罢了。只不过她形容自己与谢老太太的友情时,用的言辞有些过于夸张了,谢慕林听她说得久了,差一点儿以为自己是记错了,当初谢家人住在李家时,谢老太太与她真的是那般亲热融洽,走时也依依不舍,而不是时常嫌弃李家简陋呢。
张俏姐暗暗抹了把冷汗,拿小儿子为借口,把婆婆支走了,方才对谢慕林道:“二姑娘别见怪,我婆婆就是惦记着太太和少爷姑娘们,却又不好意思直说,只得拿老太太说事儿了。其实她心里知道老太太的脾气……”
谢慕林笑着摆摆手,并不在意。谢老太太那样的脾气,她都应付得了,李婆子不过就是热情一些,又没有歹意,她又怎会见怪呢?
谢慕林问起张俏姐家中近况,张俏姐说:“一切都挺好的。我们当家的这一年仍旧在珍珠桥、内桥一带做小买卖,偶尔也会到府里去,说是府里如今比先前热闹了些,还有了租客,与邻居们也不再是不理不睬的模样了。我听了安心许多。不过大小姐还是个孩子,她带着三姑娘在京里住着,总不是长久之计,还是早些回老家去,与太太、少爷、姑娘们团聚才好。”
谢慕林叹气,张俏姐对他们家还是那么关心。她明明问的是李家的近况,俏姐却只提谢家如何,这份心意着实难得。
她对张俏姐道:“我们二月上旬估计就要离京了。等大姐与三妹、金姨娘离开,京里就没有我们家的人了,只有几位掌柜、伙计留守,帮着打理家宅、园子和店铺。你们家里若是遇到什么难事,只管去寻毛掌柜。你是认得他的。千万别跟我们客气。我们两家的情谊,跟旁人是不能比的。”
张俏姐原说要推拒,但转念一想,自己是谢家丫头出身,就算是往日谢家在京中时,自己有了难处,也会上门寻二太太求助,如今又何必再客套呢?二太太对他们一家恩重如山,日后再承恩情,大不了更加用心去回报就是了。
这么一想,张俏姐立时安心许多,对谢慕林道:“若有难处,我定会去找毛掌柜的,不会跟二太太、二少爷与姑娘外道。我不敢说能如何回报二太太、二少爷与姑娘的恩情,只能结草衔环了。姑娘别嫌我脸皮厚。”
谢慕林笑了:“这有什么?都是理所当然的事。”又把路上买的一些东西拿出来给张俏姐看,都是给张俏姐一家,尤其是两个孩子准备的礼物,另外还有两个荷包,里头装了银锞子,吉祥又实惠,张俏姐往日年年都能得一份的,今年不过是得了个双份罢了。
张俏姐见到荷包也笑了,连忙收了下来,又拿出了一件细布做成的夹袍:“这是我给二太太做的,大半年没见,也不知二太太如今身量变了没有,因此特地留了放量。二姑娘替我捎给二太太吧,只说是我孝敬的,二太太留着家常穿穿。想想也有一年没给二太太做过针线了,不知手生了没有,请二太太别嫌弃。”
谢慕林看了看夹袍:“做得很精细,颜色款式都是我娘喜欢的,她见了定然高兴,又怎会嫌弃呢?”她把夹袍交给翠蕉,让后者好生整理好送到马车上去,便趁着左右无人时,拉着张俏姐的手,小声询问:“听说你元宵节时到家里去过,提到宁国侯府的新闻,不知道详情是怎么样的?宁国侯府的二奶奶也是我们家的仇人呢,我对他家的事好奇得很。”
落水
张俏姐对宁国侯府的情况了解得并不多,全都是她丈夫李货郎到官员勋贵聚居的地段叫卖针头线脑脂粉首饰时,听前来光顾的小丫头老婆子们议论,才得了只字片语。
不过她元宵节前去珍珠桥谢家大宅拜访时,也没有把自己打听到的消息全都说出来。她不是专门去谢家嚼舌头的,不过是知道宁国侯府有位二奶奶,娘家兄弟差点儿害了谢家一家,听说这位二奶奶的嫡亲婆婆吃了亏,便当是一件趣事,拿出来跟大金姨娘、蒋婆子她们聊一聊罢了。
如今谢慕林问起更多的内情,她就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信息都说出来了。
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宁国侯府虽然规矩上不太象话,但丫头婆子们也不是全然口无遮拦,什么都能往外说的。当中还有一些讯息,是宁国侯府邻居们的下人透露出来的。这些人说的话未必全都是实情,也有可能是臆测或是编造,但大体上也透露了宁国侯夫妇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冲突。
宁国侯不知道什么原因,发现大理寺卿左大人的亲侄女儿是个不错的姑娘,虽然姑娘的亲生父亲只是一个小小的御史,但姑娘教养很好,左家门风也清正,于是就有意为长孙程笃向这位左小姐提亲。
大理寺卿左大人不赞成这门亲事,原因不是程笃不好,而是觉得宁国侯府太复杂了,有些乱,担心侄女儿嫁过去之后受苦。不过他的夫人与左御史都很赞同这门亲事,愿意与宁国侯商议。
两家还在议亲期间,程笃忽然间被人算计了,有个什么卖唱的女子在酒楼的雅间里与他单独相处,似乎要陷害他一个良家子的罪名。要是真被她陷害成功,同样在酒楼里为了议亲而会面的宁国侯与左家兄弟,就会撞个正着。以大理寺卿左大人的脾气,绝对不会再同意亲事的。
当时程笃不知是中了药还是喝醉了酒,反正两种说法都有人讲,几乎就是任由那卖唱女摆布的状态了,可他靠着仅剩的一丝清醒,开窗跳进了窗外的水池中,惊动了周围的其他食客。他还叫了几声救命,很快就有人把他从水池中救了起来。看到他那副可怜兮兮的模样,还有谁会相信雅间里的卖唱女正在被他威逼迫害呢?她当时就灰溜溜地逃了。
宁国侯与左家兄弟很快就赶了过来,给程笃换衣、取暖、请大夫抓药。而整件事的诡异之处,他们也很快从周围的目击者口中知晓了。再联想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