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0节
77火炮设置的炮阵地非常刁钻,这让红方的炮击并没有获得什么战果。
为了防止白方的还击,在打完一轮急速射后,所有的火炮赶紧机动离开阵地。
刚跑出不到一公里,对方的炮弹就将原来的跑位给覆盖了,把红方的炮兵指挥官惊出了一身冷汗,连忙将这里的情况向上汇报,请求支援。
随着红方火炮撤离阵地,炮击停止。
之后的半小时内,边界两边都静悄悄的,彼此似乎都在等着对方出招。
正当白方炮兵洋洋得意,感觉自己早就设计好的战术大获成功的时候,突然有人听见了空中出现奇怪的啸叫声。
随着“咻”的凌厉破空声传来,一门躲在垂直山体后方悬崖处的777榴弹炮炮位上绽开一朵巨大的火花,几个白方炮兵人被气浪掀起,在空中撕成碎片后坠入山崖,整个炮炮身一歪,横倒在地上。
看到这种情形,白方的炮兵指挥官顿时吓得冷汗直冒。
他已经想到这肯定是红方的高空察打一体无人机发射的对地导弹攻击所致。
“他们不是没有卫星导航了吗?”
前线的炮兵指挥官来不及多想,连忙呼叫己方的支奴干直升机过来赶紧接走布置在各个山头上的777榴弹炮。
就在他呼叫的时候,又有一门炮失去了联络。
很显然,红方派出了不止一架无人机,是很多架。
一想到红方的无人机技术以及装备数量,白方炮兵指挥官的头皮就发麻了。
等支奴干将所有派出的777榴弹炮回收后这才发现,损失了8门。
这炮当年买来可贵了,白方的指挥官顿时肉疼不已。
红方的无人机能够触动,这个消息对于白方的打击可真不算小。
为了对付红方的无人机,白方将两套s-400,两套“阿卡什”中程防空系统部署到前线,为己方部队提供防空抵抗能力。
对付无人机使用s-400本来就很搞笑,因为成本问题,而“阿卡什”就是仿制落后的苏制“萨姆-6”,其冲压发动机对白方来说是极高的技术难点,这种发动机要求进气量很大,问题是防空导弹是从地面/海平面向高空进行拦截,越往上空气越稀薄,缺少空气的助燃,导致了冲压发动机推力大幅度下降,越飞越慢,最后可能低于要拦截飞机的速度,因此,这个系统在高原上的性能也不咋地。
至于单兵肩扛式防空导弹这东西,白方使用的大部分都是落后的苏制老旧的“箭”系列,多数防御距离不超过5公里,射高也不足,因此对于高空无人机也只能望洋兴叹。
把s-400部署过来,实在是无奈之举。
在炮击上占据不到便宜,白方又开始在地面进攻上动心思了。
就在双方彼此炮击停止两小时后,白方早已经准备好的坦克集群突然穿越边界,朝着红方的固定阵地扑去。
后院起火了
白方猛然发动的坦克攻击,红方是并没把他们放在眼里,因为己方早就防线后方不远处的山谷里部署了15式轻型坦克。
15坦虽然是轻型,火力上没有白方进攻的t72和t90那么猛,但它在高海拔和复杂的山地上的机动性却远非前两者可以比拟的,加上15坦装备有先进的火控系统等一系列新技术整体作战能力,已跻身于当今蓝星顶尖水平。
不过,这次红方的前线指挥官并没有马上派出15坦进行对抗攻击,而是守在阵地上等待命令。
很快,他们果然收到了后方雷达部队发来的信息,告知有白方机群接近前线。
前线指挥官立即下令守在防御线里的部队立即转入防空状态。
在构筑工事上,红方在蓝星称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
多年来为了应对白方的野心,早就在整个接触战线上构筑了大量的野战工事,标准完全按照应对集团军级别炮火覆盖的强度来建立的。
除了在阵地的观察哨位置上留下观察员外,其余人全部进入了防空洞内防炮击防轰炸。
前线人员刚进入防空洞内,阵地上再次响起了防空警报。
之前是飞机,这次又响了防空警报,前线指挥官有些错愕。
这时,电台里又收到后方雷达部队的信息反馈,告知前线指挥官,有大量的导弹正在朝着前线阵地各处飞来,根据弹道分析,估计是白方的一款国产导弹,但具体的型号并不清楚,目前导弹群正在靠近中,数量一共30枚。
听到30枚,前线指挥官又错愕了一次。
毕竟整个战线那么长,按说这阵地上的防御要点也不止30个,一次就30?太小家子气了?
又或者,这30枚不是冲着自己防线上的军事设施来的,而是冲着后方的雷达和炮兵群或者装甲目标去的?
可想想也不对。
因为此时红方的坦克群还没出动,躲在某处山谷里,目前白方没法借用红方的卫星系统,毕竟蓝方的卫星系统也被红方摧毁了,目前两方处于相互摧毁的对耗期,他们按理说是没法发现后方的部队和设施才对,怎么打击?
何况,距离太远需要导航定位来帮助精确制导,难道白方有自己的定位系统?
开什么国际玩笑嘛!
可是,如果没有精确知道定位,靠惯性制导?精度不足啊!要打击防线上的要害点根本打不中啊,就算几枚集火一个地方,用导弹打击阵地工事?
有钱也不是这么浪费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