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节
科学家的诞生(三)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之间又是半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
胡彪等人感觉着七夕节,好像才是过去了没多久,结果发现离着八月十五中秋节,也就是一两天的时间而已。
马上又要忙活着让长安城的唐人,吃上更多口味月饼这样一个事情上了。
没错!中秋节早在大唐这一个年代就有了,并且还有了吃月饼的习俗。
具体上,中秋节这一个说法在《唐书·太宗传》中,已经有了明确的记载;而月饼在唐初时候大家就开始吃了,不过那时月饼基本被叫过一阵胡饼、小饼、月团这些。
到了当前的大唐中晚期,则是早就改名叫做月饼了。
当然了,以上的这些典故,对于长安城的一众唐人们来说,一点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长安人是善忘的,也是追求潮流的。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之后,曾经被他们无比热议的话题,比如说:永宁坊的那一次事件,诸子百家中太平道这样一个邪恶的存在。
胡彪等一群安西军的残余人员,居然是不良人组织的新统领等。
这些曾经在他们讲述中,口水飞溅的话题,已经在长安城开始逐渐的平息了下去,甚至都已经引起不任何人兴致的了。
如今让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变成了传言之中:
在今年的中秋节,胖西来超市推出了好些全新口味,以前听都没有听说过的月饼。
像是什么蛋黄月饼、五仁月饼、莲蓉月饼、豆沙月饼、火腿月饼、枣泥月饼等,据说全部加起来的话,那可是有着十来种不同的口味了。
据说吃到嘴里松软、香甜无比。
就连李纯皇帝陛下提前吃了几个胡帅献上的月饼,都忍不住高高竖起大拇指,给出了一个‘人间佳品’的评价。
既然连皇帝陛下,都说胖西来的月饼好吃了。
一时间,不知道多少长安城的百姓已经在心中默默算计着,胖西来最便宜的月饼只要十文钱一个。
等到了中秋节那一天,高低去超市买上一个新口味的月饼。
用来祭月和祖先后,一家人分着吃了,也算是让祖宗和一家人都尝下新鲜。
另外,那些满城飞奔的黄包车,上面又开始插着一面面小旗子了;只是上面的内容,又一次地变了。
变成了《大唐早报》在中秋节那一天,正式开始发行的消息。
根据可靠消息说明,这什么《大唐早报》上的内容,不仅有着大唐新晋的风流才子,为中秋节所新写的诗词。
一次性写了五首之多,风格各是有些不同,却无一不是经典。
此外,早报上还有最新的一些时事,天下间的奇闻,诸子家秘藏的一些神奇手段。
甚至是一些街巷中的留言,哪一个朝廷郎君又在那里养了一个外室等;尤其是这一点,很是让长安城的闲汉和妇人们期待。
而对于一众郎君们来说,本份报纸最让他们期待的地方,可是由传说中千年之前的先秦时期,就已经是大名鼎鼎的小说家诸位贤达主笔。
让这一份报纸完全做到了雅俗共赏,不出门、光是看报纸,便可以知道天下事。
因此对于这样一份报纸,目前整个长安城的唐人们,不论身份高贵、低贱,无一都不是在期待中。
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目前那些传说里诸子家中的小说家贤达们,现在却是被人在上着课了……
“我黄某人当然知道,这样用全部都是大白话写的标题,不仅是一点都不够文雅,土气厉害,还有着一些投机取巧的嫌疑。
可是你们必须承认一点,这玩意这么写足够眼球啊。
你们设身处地地想象,要是有人在边上喊着这些内容,会不会有着强烈冲动,想要掏上一些铜钱买上一份?
而只要把报纸卖出去了,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个胜利。
你们现在必须转换一下观念,解放一下思想;要知道酒香还怕巷子深了,这一点都给我拿笔记住下,很重要。”
站在了一个院子里,黄胖子用力挥舞着一只高高卷起了衣袖的膀子,那是口水飞溅地嚷嚷着。
在他下手边的位置上,则是一共坐着二十几号人了。
其中年纪最大几个人员,看起来都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者,怕不是能有着七十几岁的高龄。
而最小年纪的人员,才是弱冠年龄的小哥。
以这年头十几岁就结婚生子的情况,乍一眼看过去,完全有着一个四代同堂的既视感。
可不管这些人他们的年纪如何,如今都像是一个小学生一般,老老实实地端坐在一张小板凳上。
将腰背挺立的笔直,聚精会神地听着来自黄大师,对他们的传道授业了;说要记住什么,立刻就是拿着手上的毛笔,一字一句的全部记录在小本本上。
甚至在这一刻,这些其实都是来自小说家的成员们,因为心中若有所得。
都感到黄逸之那一张肥嘟嘟的大脸上,有着一道光在亮起。
话说!自从那一日虞青正式代表着小说家,向着胡彪等‘科学家’表示了他们要抱大腿的想法。
并且被‘小说家’成功接纳,并且提供了庇护后。
也不知道虞青,通过了一种什么样的通讯手段,将以上的这样一个消息迅速地传回了山门。
然后在三天之前,这么一堆老老少少就出现在了胡彪等人的面前。
据说除了不多几个老弱,依然在山门暂时留守之外,还有一些妇孺等家人;整个小说家的所有人,全部都是来了长安城。
之后的时间里,连一路风尘都没有洗干净,更不要说被胡彪好好接风洗尘一下,再休息一两日。
一个个就以火热的高涨情绪,投入到了《大唐早报》的创刊工作中去了。
问题是这些人的精神可嘉,实力上就很是差了一些。
最少他们完全没有把握到,现代传媒业那一个‘眼球为王’的精髓,写出来的文章过于高端了一些。
完全脱离了群众,在胡彪等人看起来想打瞌睡。
于是,针对这样的一个情况。
当年《大宋时报》的主编,著名那啥文的作者幻圣大师,就是在胡彪的交代之下,来给他们进行培训了。
总之这么一种培训,实现黄逸之连备课什么的都是不用;来到了《大唐早报》的报社后,那是张口就来之下,巴拉巴拉地讲了一个多小时。
一直说到了口干舌燥,寻思了今天传授的内容,已经是足够多了之后。
嘴里才是对着下方的众人,终于说出了一句:
“行了!今天就给你们先说这么多了,不然太多了你们也没有办法消化;若是有什么没有搞懂的地方,课后可以找我私下询问,黄某自然会一一为你们解答。
总之今天的这一节课,就上到了这里了,下课。”
再然后,他惊讶地发现一众小说家的老少爷们,那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一点反应都是没有。
见状之下,黄逸之心中就很是有些不服气了起来:
“难道是他们觉得哥们课上得不行,才会是这么一个反映?特么!懂不懂欣赏,懂不懂什么叫做现代传媒学。
哥们教的课全部都是干货啊,若不是优待你们这些第一批投靠的人员,老子还不会教你们这么多了。”
好在很快之后,黄逸之就知道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了。